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商丘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开县志(1985版)医药卫生篇

2023/6/4 11:23:48发布43次查看
第一节 机构 人员
民国时期,开县缺医少药,全县仅有病床12张,平均1000人中只有1名中(草)药医生,多为私人开业。民国34年全县有县立卫生院1所,私立医院2所,诊所4所,西药房2家,中药铺380家,个体中(草)药医生767人,助产士5人,接生婆15人。
解放后,开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。1985年,全县共有医防保健机构175个。其中:县级医疗机构7个,区级医院14个,乡级卫生院106个,合作医疗室944个(有6个村实行医药劳务费减免),厂矿、企业医院2个,医疗室32个,学校医疗室16个。全县医疗技术人员2534人,其中:县级医疗单位446人,农村卫生院1627人,个体开业医生155人。乡村医疗室不脱产的医生1495人,全县实有病床1366张,平均每1000人有医务人员1.66人。
一、卫生行政机构
卫生局。民国元年医药卫生工作由开县警察局兼管。民国24年改归县政府第一科(民政科)管理。1952年7月开县人民政府设立卫生科,编制4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县革委设有文卫组。1971年5月,成立开县卫生局革命领导小组,有工作人员7人。1978年5月更名为开县卫生局,编制8人。1985年卫生局设有政工、业务、秘书、药政4股,有职工25人。
医药分公司。1979年成立开县医药管理局,职工6人,系政企合珠机构。1984年1月更名为开县医药分公司。
二、县属单位
开县人民医院。民国29年7月,县政府改烟民调验所为开县卫生所,是开县第一个县立卫生单位,有职工9人。民国30年,卫生所更名为卫生院(被省定为乙种县卫生院),有职工20人。民国31年,院址迁至今体育场北面县中医院住院部处,民国38年迁至西街福音堂,分设门诊、住院两部,有业务用房300平方米,简单的医疗器械30余件,病床10张,职工8人。
1950年,开县人民政府接管卫生院,下设内、外、妇产3科,4个辅助科室及一个无分科的住院部。1953年院址迁至今县人民医院处,由国家拨款改建门诊部, 面积2229平方米。1956年县卫生院更名为开县人民医院,并增设中医科。1957年在十字街设立第二门诊部,1960年二门诊迁至大南街(现人民医院家属宿舍,后撤销)。60年代住院部设内、外、传染3科,以后逐步扩建业务用房,扩大医疗业务,到1985年,全院有业务用房10125平方米,有医职人员339人,病床318张,有高倍显微镜、400max光机、a、b各型超声波诊断仪、进口牙科治疗机、脑电图、红外线治疗机、纤维膀胱镜、救护车等诊断、治疗、医护仪器设备,为全县医疗、技术、服务指导中心。
开县中医院。1954年3月,开县卫生工作者协会(简称卫协会)在县城设立门诊部(属集体所有制),地址在大南街(现中医院第二门诊),下设中医内科、正骨科、针灸科及两个辅助科室。1962年有职工27人。1970年增设住院部,有病床60张,后增至80张。1979年10月改为开县中医院,仍为集体所有制(其中有全民所有制职工),时有业务用房1043平方米,职工41人,设备简陋。1985年在政府拨款的基础上,自筹资金在新盛街新建门诊、住院部,增修业务用房5243平方米。全院占地面积2842平方米,建筑面积8043平方米, 其中业务用房6286平方米,病床80张,职工124人。门诊设中医内、外科,西医内、外科,中、西药房,化验室、照光室、按摩室、心电图,a型超声波,中医骨科,妇产科检查室、制药客观存在,为全县中医中药教研活动中心。
开县卫生防疫站。1956年6月成立开县卫生防疫站,地址在盛兴村,建造814.9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幢,有职工28人。1985年下设流行病学、食品卫生、卫生监测、卫生宣传(含资料图书室)、地方病防治、慢性病防治、检验、放射等科,有职工68人。担负县内卫生宣传、环境、食品、学校、劳动卫生、放射卫生、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、监测及饮用水卫生管理等工作。
开县妇幼保健站。1952年4月成立,站址设在教门街,有职工3人。1953年保健站并入县卫生院。1961年从人民医院分出并入防疫站。1966年3月与防疫站分开,站址迁至城关镇东街居委会,设立计划生育门诊。1978年迁往盛兴村,新建房屋1000平方米,开设门诊、住院等业务,设病床20张。1985年,有职工19人,门诊分设儿童保护、妇女保健、计划生育指导等科室。
精神病防治所。1961年成立,1964年撤销。
开县结构病防治所。1983年12月,将开县丰乐区卫生院改为开县结构病防治所,地址在丰乐乡迎仙村,有职工48人。1984年新建病房900平方米,设病床30张,负责全县结构病防治及管理丰乐区卫生防疫、医疗业务、卫生行政等工作。
开县肛肠医院。1984年3月将盛山区卫生院改为开县肛肠医院。地址在镇东乡农试村。1985年有职工54人。
开县麻疯病医院。1972年3月,在岩水乡口泉村第五组建立麻疯病医院,又称麻疯村。全院住房面积1200平方米。1979年3月收治第一批患者。现有职工8人。其中医技人员3人。
三、区、乡卫生院(所)
1952年建立临江、铁桥 、高升、温泉4个区卫生所,到1959年全县共建13个区卫生所,1973年均更名为卫生院。1985年有12个区级卫生院,共有医职人员521人,其中,卫生技术人员488人,共开设病闲300余张,一般设有西医内、外科,妇产、放射、检验及中医内科、中西药房等科室。汉丰镇、临江、陈家等卫生院,还设有理疗等辅助科室,医疗设备有50ma照光机、手术床、显微镜、五官检查器械等。汉丰、中和、正坝、温泉、岳溪等医院有心电图仪。汉丰镇医院有b型超声波诊断仪。
1952年各区、乡卫协会陆续组织联合诊所,承担所辖地域卫生宣传、医疗保健、卫生防疫等任务。1956年后,逐步过渡发展为乡、镇卫生院,在卫生科统一规划指导下,分批以集体筹资为主,国家民办卫生事业费酌情补助的办法,扩充设备。1980年有13个乡卫生院列为县卫生重点建设单位,配备照光机、显微镜,甲、乙手术刀包、手术床。1985年全且以有105个乡、镇卫生院,医职人员1573人,技术人员1419人,设简易病床606张。多数乡设有中、西内、外科,妇产科、化验室、注射室及中、西药房。有的乡卫生院还有放射、骨伤、口腔、五官、痔漏等科及住院部。全县乡卫生院设备共有x光机10台,显微镜12部、4头无影灯2只,9头无影灯1只,下腹部刀具3套,脚踏吸引器1个。
四、村合作医疗室
1952—1957年全县共建有村医疗保健站216个,后撤销,每村保留2—3个保健员和助产员。1965年贯彻毛泽东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”的指示,开县开始培训赤脚医生,创办农村合作医疗站,每站2—3名赤脚医生,每月公社卫生院对其业务培训一次,其任务是担任本村预防、妇幼保健、卫生宣传,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医治社员一般小伤小病,报酬实行评工计分,另补贴现金每月3—5元。合作医疗室的资金,由本村社员集资入股,或以采集中草药为入股资金。集体还拿出部份资金,划出土地作为药园地,由赤脚医生种植中草药,以补充经费及药品的不足。农民看病吃药免费或减收诊疗药品费。1972年,开县掀起大办合作医疗高潮,1975年,全县有944个合作医疗室,其中有6个村已实行医药劳务费减免。后因资金极度困难和平均主义严重,合作医疗无法维系下去而迅速解体,改为医、药费全部自付,仅存合作医疗之名。
五、卫生队伍
解放前,医疗人员的培养,主要是靠有经验的医生收带徒弟或祖辈世袭相传的办法。民国10年县知事郑宇伦与名中医张裕如共同创办“中西医学传习所”,招收中青年医生105人参加培训,学习内容以中医为主,兼学西医知识,经6个月培训,考试合格者97人,后因经济拮据而停办。开县县立卫生所在民国29年有职工9人,次年增至20人,临解放时仅编制8人。1949年全县有卫生人员808人,其中西医师1人,医士1人。
解放后,人民政府既鼓励老中医收带徒弟,又举办各种医务培训班培养医务人员。1953年开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在西街福音堂创办“中医进修班”,至1960年2月共办9期,培训赏579名,内容兼及中、西医。1960年9月改办成开县卫生学校,到1985年该校共举办中医、西医、妇幼、护理、药剂、外科等专业培训班34期48班2218人(其中:1982—1985年培训学员846人)。1979—1985年开县人民医院接受区、乡进修人员125人;防疫站培训355人,保健站120人。
1985年2月,80岁的马世荣老草医开办中草药训练班,有学员14人,经一年培训考试合格者12人,由医药分公司发给结业证。
1985年9月成都中医学院在开县设函授站,有学员32人。此外还部份业务人员参加自修大学的中医专业考试。
通过多种方式培养,和每年接收医学院校分配来的部份毕业生,至1985年开县有医技人员2534人,其中:主治医师18人,医师157人,医士764人,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111人。
第二节 卫生防疫
民国5年,开县设有种痘局,有种痘医生1人。民国29年县卫生所设有防疫组,有防疫医生1人,主管县城卫生防疫工作。
1956年6月成立开县卫生防疫站,主管全县卫生防疫工作。并逐步建立健全县、区、乡三级卫生防疫网。1985年,区、乡卫生院有专职卫生防疫工作人员119人,兼职238人。
一、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
民国时期,常有伤寒、霍乱、肺结核(痨病)、性病、麻疯、钩虫病、疟疾、白喉、赤痢、猩红热、疥疮(疳疮)、天花、鼠疫、流行民生脑膜炎等传染病、地方病流行。虽采取一些预防措施,但推行不力,仍不能防止疾病的暴发流行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春末夏初,县内痢疾流行,患者达50%,死亡率30%。民国5年种痘者仅294人,患霍乱、伤寒、痘疮、疹热等症者26196人,死亡13837人。
民国37年,东里一带天花流行,有100多人患病,死亡70人左右,后来政府强令群众接受种痘者5490人,控制了天花的继续流行。
解放后,人民政府设立卫生防疫专门机构,加强卫生防疫工作,工作重点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,开展卫生知识宣传,坚持预防接种,普查普治地方病、传染病,普遍施行计划免疫,提高人体免疫力。1981年全县预防接种率为96.45%,居全省第6名,被省卫生厅评为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。1982年被评为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第1名。天花、霍乱、鼠疫在1970年以前已无病例发生。1981年已没有脊灰病例发生;麻疹、白喉发病率分别降到52.91/10万和0.39/10万;麻疹死亡率1964年为1.54%,1978年以后无一死亡者。疟疾病发病率从1968年控制暴发流行到1985年连续18年稳定在2.45/万以下,与解放前相比下降39倍;流脑发病率下降26倍;钩端螺旋体发病率下降6倍多;各种传染病发病人数下降3.77倍,发病率下降7.5倍,死亡人数下降6.23倍,病死率下降1.75倍;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,伤寒、炭疽病、回归热、黑热病、猩红热、头癣等已基本消灭。
1959—1963年,因经济困难,全县营养性水肿病普遍发生,几年共计患者135047人次。全县抽调10093名医务人员组成24个临时肿病医院,每乡平均4名,共治愈83091人次。
1960年,经病源学、血清学证实开县有钩端螺旋体存在,人群感染率20—30%。从1968—1979年,由于狠抓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,钩体病发病率由3%下降到1/10万以下。
1967年在岩水、大进开展甲状腺肿大(简称地甲,俗称大颈子病,开县习称泡颈、隐包)调查,从1703人中,查出地甲患者211人,占12.3%,以白泉乡发病较多。1983年对75乡镇932715人,进行地甲调查,查出25例,占2.68/万。
1972年开展克山病调查,在岳溪区从1300余人中查出克山病80例(轻型79例,慢性型1例)可疑病人17例。1974年用心电图检查,又确诊克山病14例,并及时进行观察治疗,仅铁桥区属非疫区。
1974—1976年开展常见十种恶性肿瘤、结核性传染病、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新生儿、心血管等7类疾病的死亡情况调查,调查了6839人,其中恶性肿瘤死亡2465人,死亡率67.54/10万,居万县地区发病数的第四位。
1975—1979年,通过对13个单位710人进行肝炎病抽查,查出患者71人,发病率为9.98%。1984年进行乙型肝炎(简称乙肝)病源性传播情况调查。对医院159名献血者进行乙肝者面抗源检测,查出阳性率为13.21%。
1981年, 加强二号病检疫。次年9月通过在岳溪区善字乡进行肺吸虫流行病学调查,证实开县有肺吸虫病流行。
1982年全县普治头癣,治疗中贯彻“剪、洗、擦、服、消”五字方针,对头癣患者,全部免费治疗。在九龙山乡21485人中,查出患者21人;中和乡14210人中,查出患者13人,经治疗均已痊愈。
1983年从全县8—15岁在校学生27535人中,进行地方性氟中毒调查,大进、正坝两镇中心小学有该病发生,其中大进镇中心小学发病率为43.2%。在跟踪线索调查时对发病较高的大进镇红旗村又进行病区划分调查,363人中,发病率为61.43%,被定为疫区。
1984年对县属机关、厂矿、学校等58个单位和3个村、共14179人进行结核病普查和抽查、其患病率为1114/10万,痰阳率398/10万,高于全国2.5倍。同时对查出的1635名严重患者进行了复查、诊断、治疗。
1、麻疯病防治
麻疯病,俗称“大麻疯”或“天型病”。开县曾零星发生。1957年10月,开县组建麻疯病防治小组,首先在复兴、盛山两区查出患者23人。1959年对21个乡全面普查,查出患者56人...
商丘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